央媒曝光耕地被毁问题,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6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恢复被毁耕地 追究相关责任》。
对于今年4月报道的山西黎城县、河南太康县、云南个旧市三地农民反映的耕地被毁问题,按照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部署,国家自然资源督察北京、济南、成都局立即派出工作组到现场核查,并督促地方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复耕,保护耕地,维护农民权益。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在2025年一季度督察和监管执法发现,部分地方市县政府主体责任、相关部门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对违法违规破坏耕地、林地、草地问题发现查处不及时,个别地方政府及部门默许纵容甚至主导违法等问题。
这些违法违规行为,冲击了耕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

在云南个旧,有村民反映,自己的耕地曾经租赁给矿业企业,但在租赁合同到期后,耕地里满是石头,且有大坑,积水严重,无法耕种。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经核查,2012年10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苗(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租赁个旧市卡房镇龙树脚村集体承包土地47.77亩,约定用于堆放矿石。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红苗公司分批堆放矿石,实际占地27.43亩(2011年度变更调查耕地22.01亩,2023年度变更调查耕地26.6亩)。2022年10月土地租赁合同到期后,因红苗公司拖欠租金4万余元,未兑现承诺给予有机肥20吨,土地未能按期复耕退还。
督察发现,红苗公司违法占用耕地26.6亩堆放矿石,破坏耕地种植条件。督察延伸核查发现,个旧市农业农村局和卡房镇政府对违法出租耕地用于堆放矿石管理指导及监管不到位,个旧市自然资源局和卡房镇政府执法和监管不力。
报道刊发后,云南省委主要领导和省政府分管副省长先后作出批示,要求省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及红河州政府进一步开展调查处理。个旧市委市政府责成自然资源、农业农村部门组织做好土地复垦工作,目前正在编制复垦方案。
目前,地方已组织对涉及的26.6亩耕地全部进行了复耕。涉事企业对拖欠的4万余元租金和未兑现承诺的20吨有机肥进行了兑付。个旧市纪委监委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分。

在河南太康县,有村民反映,连续耕作近30年土地遭取土毁耕,怀疑是以河道清淤为名过度开挖,涉嫌非法卖土。
经核查,该河道治理项目为小新沟治理工程,2020年5月开工。2024年7月,施工单位水电十一局委托豫川公司实施挖掘、运输。
督察发现,2024年10月至2025年2月,豫川公司在未办理任何手续的情况下,在小新沟两侧进行非法取土,涉及土方14.58万立方米,破坏耕地425.85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35.43亩)。
督察延伸核查发现,太康县委县政府落实耕地保护主体责任不力,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履行不到位,没有形成监管合力。
太康县农业农村部门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过程中,未与水利部门有效衔接,2017年将1.5亩河道内农民耕种的国有土地作为集体土地确权给农户;县自然资源部门在国土变更调查时,将水利局的国有河滩地调查为耕地,在确定耕地保护目标时,未与水利部门有效衔接,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涉及的河滩耕地纳入耕地保护责任目标,部分划入永久基本农田。
报道刊发后,太康县政府组织对车辆施工碾压及清淤覆盖的70.04亩耕地完成复耕;对挖损的351.81亩耕地正在组织整改;对河道内非法取土问题,县水利局已立案移交公安部门;对破坏耕地问题,县自然资源局已经立案并移交公安部门;周口市成立责任追究专班,给予相关责任人以政务警告处分或党内警告处分。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已将相关线索移交相关部门。

在山西黎城县,有村民反映,村里数百亩耕地因为农业园项目烂尾,被撂荒10余年,已不具备耕种条件。
经核查,该“农业园项目”为长治多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11年取得批复、备案等手续的农业示范区项目,总占地面积763.42亩,其中耕地741.0亩(永久基本农田655.49亩),滩涂22.42亩。2024年10月,多源公司拆除时,项目区硬化地面、大棚地基等未全部拆除,建筑垃圾仍在原地堆放,导致耕地未及时清理复垦。
报道刊发后,黎城县委在4月21日立即召开县委专题会议。当天下午,6个工程队开始24小时作业,快速整改复垦。
记者日前回访看到,群众反映的500多亩撂荒耕地已经全部复垦,建筑垃圾悉数运走,土层厚度均在90厘米左右,现场正引入水管浇灌土地进行增墒保墒。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群众意愿,对园区涉及的土地采取集体流转的方式,土地流转费仍由县政府和企业共同负担,今年租金目前已经发放到位。下一步将继续完善水利设施、选择合适作物,重新选择开发主体。
黎城县纪委监委核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并将有关村干部违纪问题线索移交市纪委监委派驻长治市水利局纪检组。黎城县由分管副县长牵头,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同时,聘请基层村民作为政风监督员,对有关工作进行监督。
推荐阅读
-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丨新闻联播
-
耕地占补平衡下编制耕地保护规划的策略
-
自然资源部回应“恢复占用耕地”问题:按照“三个一批”的方式 逐步有序分类处置
-
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耕地保护要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
向 “耕地非农化” 说 “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保护耕地,既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
基层耕地保护的“困”与“思”
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陈美球 王检萍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黄 靓 黄&...
-
四十余亩基本农田荒芜,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被提起公诉,公益诉讼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
耕地保护从专项整治转向系统治理
-
通报!4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
-
新华社:怎样理解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丨新闻联播
-
耕地占补平衡下编制耕地保护规划的策略
-
自然资源部回应“恢复占用耕地”问题:按照“三个一批”的方式 逐步有序分类处置
-
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耕地保护要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
向 “耕地非农化” 说 “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保护耕地,既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
基层耕地保护的“困”与“思”
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陈美球 王检萍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黄 靓 黄&...
-
四十余亩基本农田荒芜,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被提起公诉,公益诉讼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
耕地保护从专项整治转向系统治理
-
通报!4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
-
新华社:怎样理解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丨新闻联播
-
耕地占补平衡下编制耕地保护规划的策略
-
自然资源部回应“恢复占用耕地”问题:按照“三个一批”的方式 逐步有序分类处置
-
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耕地保护要动真碰硬解决问题!
-
向 “耕地非农化” 说 “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保护耕地,既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必然要求,也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
-
基层耕地保护的“困”与“思”
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陈美球 王检萍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黄 靓 黄&...
-
四十余亩基本农田荒芜,农业农村局和镇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被提起公诉,公益诉讼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
耕地保护从专项整治转向系统治理
-
通报!4起土地违法典型案例
-
新华社:怎样理解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