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系列丛书



地质调查工作方法指导手册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尽快提高地质工作者的业务素质,编者组织各方面有丰富经验和较高专业造诣的专家编写了这套涵盖地质调查研究各个领域的工作方法系列指导手册。这套手册从地质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侧重基本工作方法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大学教科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连接与过渡作用。手册中包含了作者们多年积累的丰富实际工作经验和大量实际资料,使读者可以在实践中充分参考、学习。

这一手册无论对新出校门的年轻人还是对有工作经验的老地质工作者都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成为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断扩展知识领域和技能范畴、完善自我的重要辅助材料。这一手册的出版将有效地推动地质调查队伍业务能力建设的进程,并受到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地质工作者的欢迎。

1、《火成岩鉴定手册》

《火成岩鉴定手册》共6章,全面阐述了侵入岩、火山岩、次火山岩、火山碎屑岩、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煌斑岩、碳酸岩、黄长岩、混染岩等的分类命名方案、一般特征(化学成分、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定名原则和产状)及其各大类中具代表性岩石变种的特征描述。

为了配合文字说明,作者精选了1026张彩色图片。图片包括我国新疆:1951年喷发的火山岩、珠穆朗玛峰7800m采集的花岗岩以及西太平洋、南海深海海底打捞的标本,丰富了岩石类型,增加了岩石鉴定的直观性和比照性,是本手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微信号: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2、《沉积岩工作方法》

《沉积岩工作方法》主要介绍沉积岩和沉积学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和调查研究的基本思路及工作方法,主要包括沉积岩(区)基本工作方法、沉积物搬运与沉积机理、沉积岩类型及其基本特征、沉积环境分析基本方法、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分析方法、露头层序地层工作方法、岩相古地理分析与工作方法、成岩作用研究方法和沉积盆地分析与工作方法。

作者以培养野外工作能力为目的,重点介绍当前相对较成熟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分析方法及典型实例。书中引用的许多实例,均为笔者多年工作的总结。为配合正文中有关沉积构造、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论述,作者精选了174张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


3、《变质岩鉴定手册》

手册中附有848张彩色照片,展示了各种变质岩石类型及典型的变质岩结构和构造、变质相转变和变质矿物与变形作用的关系,为读者提供了变质岩鉴定和对比的参照物。


4、《常用地质软件使用指导手册》

本书作者从众多的软件中,以不同地质学科为代表,精选出二十多种常用的软件,并对软件的使用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开发。本书是一本适合地质工作者和地质院校师生使用的指导手册。


5、《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指导手册》

《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指导手册》主要介绍金属矿地球物理勘探常用的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以及放射性勘探4种方法的基本概念、野外工作方法、数据处理及正、反演解释。在此基础上,对各方法在本领域的新进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本书主要为野外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青年地球物理工作者而编写,也可作为本专业的在校学生、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及青年老师的参考书。


6、《高级变质区地质调查与综合研究方法》

书中提供了在变质区从事构造研究的基本理论和观测方法,特别提出下地壳深熔作用存在的环境下,出现双相(固态+深熔液态)共存的顺层滑脱韧性流动变形基本特征,以及由于其变形演化的多层次、多期次的叠加改造,为重建变质区变形演化研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研究思路和可供借鉴的研究方法。对变质区的两大岩类(变质地层和变质深成岩浆岩)的地质调查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了有指导意义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对变质地层的识别、地层组成与分布特征、地层划分和地层层序建立等问题结合对内蒙古大青山-乌拉山地区进行的开创性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信度较高的典型实例。


7、《地质岩心钻探工作方法》

地质岩心钻探是直接获取地下实物样品(岩心)的唯一技术方法,只有通过地下实物样品的分析,才能验证地质认识和地球物理勘探结果,所以,该技术方法在地质调查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书汇集整理了地质岩心钻探工作中常用的钻探工作方法,共分十章内容,主要包括:岩石物理力学性质测定方法、硬质合金钻探方法、金刚石钻探方法、液动冲击回转钻探方法、绳索取心钻探方法、定向钻进方法、钻孔冲洗与护壁堵漏方法、取心方法、钻孔弯曲与测量方法、孔内事故及处理方法。本书既保留了教科书中经典的内容,又增加了钻探手册中的实用数据和表格,还补充了最新的科研单位研发成果、生产厂家产品和施工单位的钻探经验。

本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脉络清晰、图文并茂、数据可靠、实用性强,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具有实用价值的地质岩心钻探工作方法指导书,可供地质、煤炭、冶金、有色、核工业、水电、建材和勘察等行业从事岩心钻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钻探工人,特别是地质工程专业毕业生学习和参考。


8、《成矿构造分析方法》

本书主要论及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全书包括三部分内容: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分析、成矿区带分析和矿田构造解析。矿床形成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分析主要探讨不同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矿床类型、矿床组合、标型特征和判别方法;成矿区带分析主要探讨不同级别成矿区带的构造属性、划分标志和矿产在成矿区带中集中分布的规律;矿田构造解析主要介绍褶皱构造、断裂构造、韧性剪切带构造、接触带构造和火山构造的控矿特征和控矿规律;最后还简要介绍了矿田构造应力场的数字模拟方法。

本书可以作为野外地质调查和科研工作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大专院校本、专科学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


9、《火山、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调查指导手册》

本书是关于火山、地震、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调查方法的专著。书中系统阐述了有关这些地质灾害的基本概念,灾害发生的原理和机制,各种灾害的类型、强度和影响范围,灾害的预测、监测、预报和预防等。

本书可供地质调查人员科研人员,以及从事工程、建筑、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等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10、《地质构造形迹识别鉴定手册》

本书为野外地质构造识别、观测和解释的基础指南手册。通过大量典型的野外照片和必要的图件,重点介绍了常见的褶皱、脆性断裂、韧性剪切带、面理及其置换、线理等构造形迹的野外识别、描述、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与一些原生构造的区别。展示和说明如何进行野外构造形迹的识别和构造数据的系统收集和记录,构造形迹的描述、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等,这些观测和分析对正确解译特定构造的空间三维展布和成因机制及其区域构造背景等研究至关重要。

本书亦可供非构造地质专业的野外地质工作者和大专院校学生使用。


11、《变形显微构造识别手册》

本手册较系统地介绍了显微构造的基本内涵、主要造岩矿物的变形行为、矿物与岩石的变形机制、典型变形显微构造现象、构造岩的分类及特征,以及显微构造分析方法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图版部分收录了主要造岩矿物变形现象和岩石变形显微构造等典型显微照片429张。手册注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先进性,更突出了实用性。


12、《金属矿物显微镜鉴定手册》

本书详细介绍了219种或亚种常见矿物,其中213种为金属矿物或其他矿石矿物,还介绍了6种在显微镜下鉴定过程中常见的脉石矿物。在219种矿物中有170种矿物附有彩色照片580张,照片内容主要包括金属矿物的光性和组构。


13、《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

《透明矿物薄片鉴定手册》系统介绍了281种主要透明矿物的化学组成、结晶特点、光性特征、变化、鉴别特征和地质产状及其他等。书中选录了585幅数字化显微彩色照片,对薄片中矿物鉴定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比照性,


发布于 2025-02-19 20:43:54
收藏
分享
海报
250
上一篇:中国五矿集团拟以5亿美元收购英美资源集团的巴西镍矿 下一篇:自然资源部部长关志鸥到福建调研:自然资源部将与福建共同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录

    0 条评论

    本站已关闭游客评论,请登录或者注册后再评论吧~

    忘记密码?

    图形验证码

    微信号: 后台设置微信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添加微信
    复制成功
    微信号: ziranziyuan1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我知道了
    扫一扫,支付10
    支付完成后,请等待5秒左右。手机端点此处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