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有三大变化!

行政执法内容的三大变化

具体表现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新修订的《矿产资源法》行政执法部分内容提要
行政处罚标准 | |
新《矿产资源法》 | 旧《矿产资源法》及实施细则等 |
1、非法采矿(未取得采矿权或超出采矿权登记的开采区域开采)处罚: (1)没收直接用于违法开采的工具、设备以及违法采出的矿产品; (2)处违法采出的矿产品市场价值的3-5倍罚款; (3)没有采出矿产品或者违法采出矿产品市场价值不足10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第六十四条) (4)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其中:采矿权人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进行开采处罚: (1)没收直接用于违法开采的工具、设备以及违法采出的矿产品; (2)处违法采出的矿产品市场价值的1-3倍罚款; (3)没有采出矿产品或者违法采出矿产品市场价值不足10万元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第六十七条) (4)拒不停止违法行为的,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2、未按照规定汇交地质资料,或矿业权人未按照规定编制并报送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处罚: (1)责令改正,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2)情节严重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3)矿业权人故意报送虚假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矿业权出让部门收回矿业权。(第七十条) 3、未取得探矿权勘查矿产资源的,超出探矿权登记的勘查区域勘查矿产资源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第六十三条) 其中,探矿权人未取得勘查许可证进行矿产资源勘查作业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第六十六条) 4、不履行或未按批准的方案进行矿区生态修复违法行为: (1)责令改正,可处矿区生态修复所需费用2倍以下罚款; (2)拒不改正的,处矿区生态修复所需费用2倍以上5倍以下罚款,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有关单位代为修复,所需费用由采矿权人承担。(第七十一条) | 1、非法采矿处罚: 超越批准的矿区范围采矿的,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0%以下的罚款。(矿法第四十条、实施细则第四十二条) 2、未按规定汇交地质资料处罚: (1)由负责接收地质资料的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汇交;逾期不汇交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并予以通报,自发布通报之日起至逾期未汇交的资料全部汇交之日止,该汇交人不得申请新的探矿权、采矿权,不得承担国家出资的地质工作项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第二十条) 3、未取得探矿权勘查矿产资源的,超出探矿权登记的勘查区域勘查矿产资源的,处10万元以下罚款。(《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第二十六条) 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第二十六、二十七、二十九条规定: (1)应编制而未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的,或者因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或者开采方式,未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并经原审批机关批准的: 责令限期改正,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逾期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不受理其申请新的采矿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 (2)未按照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治理的,或者在矿山被批准关闭、闭坑前未完成治理恢复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列入矿业权人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名单;逾期拒不改正的或整改不到位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不受理其申请新的采矿权许可证或者申请采矿权许可证延续、变更、注销。 (3)探矿权人未采取治理恢复措施的,由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处3万元以下的罚款,5年内不受理其新的探矿权、采矿权申请。 |
上下滑动查看
新增压覆矿、矿产资源应急等4类行政处罚
1、勘查活动结束后探矿权人未及时对勘查区域进行清理或者未及时恢复受到破坏的地表植被的:
(1)责令改正,可以处5万元以下罚款;
(2)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确定有关单位代为清理、恢复,所需费用由探矿权人承担。(第六十九条)
2、建设项目未经批准压覆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处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第六十三条)
3、矿业权人拒绝、阻碍监督检查,或者在接受监督检查时弄虚作假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第七十三条)
4、矿产资源应急违法行为处罚:
(不服从统一指挥和安排、不承担相应的应急义务或者不配合采取应急处置措施)
(1)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或者通报批评;
(2)拒不改正的,对单位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3)根据情节轻重,可以责令停业整顿或者依法吊销相关许可证件,对个人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第七十二条)
新增没收直接用于违法开采的工具、设备的处罚情形
1、采矿类违法
(1)未取得采矿权开采矿产资源的(第六十四条第一款);
(2)超出采矿权登记的开采区域开采矿产资源的(第六十四条第二款);
(3)从事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勘查活动,未在国务院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依法取得采矿权进行开采的(第六十四条第三款);
(4)采矿权人未取得采矿许可证开采矿产资源的(第六十七条);
2、勘查类违法
(1)未取得探矿权勘查矿产资源的(第六十三条第一款);
(2)超出探矿权登记的勘查区域勘查矿产资源的(第六十三条第二款);
(3)探矿权人未取得勘许可证进行矿产资源勘查作业的(第六十六条)。
新增可以责令停业整顿
1、采矿类违法(第六十四、六十七条);
2、勘查类违法(第六十三、六十六条);
3、破坏性采矿(第六十八条);
4、矿产资源应急违法(第七十二条)。
来源: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执法局、三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推荐阅读
-
付英:关于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若干思考
关于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若干思考付英 一、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内涵与意义自然资源融合管理是指将各类...
-
自然资源执法权收回后,县乡两级如何重新划分相关职责?
来源:自然微论坛从2024年底以来,按照有关要求,一些地方陆续将下放乡镇的自然资源执法权全部收回,自然资源执法面临新的难题,尤其...
-
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规划)编制的广东思考与实践
-
付英:关于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若干思考
关于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若干思考付英 一、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内涵与意义自然资源融合管理是指将各类...
-
自然资源执法权收回后,县乡两级如何重新划分相关职责?
来源:自然微论坛从2024年底以来,按照有关要求,一些地方陆续将下放乡镇的自然资源执法权全部收回,自然资源执法面临新的难题,尤其...
-
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规划)编制的广东思考与实践
-
付英:关于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若干思考
关于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若干思考付英 一、自然资源融合管理的内涵与意义自然资源融合管理是指将各类...
-
自然资源执法权收回后,县乡两级如何重新划分相关职责?
来源:自然微论坛从2024年底以来,按照有关要求,一些地方陆续将下放乡镇的自然资源执法权全部收回,自然资源执法面临新的难题,尤其...
-
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规划)编制的广东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