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知识50问答

一、土地综合整治概述
1. 什么是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空间功能和价值,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等战略落地实施的一项空间治理活动。
2.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通过实施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乡村生态保护修复、乡村历史文化保护、乡村产业建设导入等措施,盘活利用闲置散乱建设用地,结合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破解土地资源错配导致土地附加值低的问题,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3.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2003年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08年浙江部署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2019年12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进行全国试点;2024年8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放开。
4.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定位是什么?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平台作用,依据国土空间规划,以县域为统筹单元、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综合运用耕地占补平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工具,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助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特点与原则
5.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哪些特点?
(1)目标多样:从最初的单纯追求耕地数量到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再到生态文明背景下的生态系统保护以及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乡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等。
(2)全域全要素整治:不再局限于传统土地整治农业生产条件和耕地数量导向的单一对象整治,而是针对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和生态空间开展整治活动。
(3)空间优化:统筹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整治,优化各类用地的布局和功能。
(4)高位统筹:以国土空间为对象,在整治目标、过程、方法和结果的选择上,更加强调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5)手段融合:融合了工程、技术、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手段,实现对区域要素全面、系统、科学的整治。
(6)多方合作:需要自然资源、农林、水利电力、住建、发改等多个部门协作,公众参与,并吸纳社会资本。
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谋划,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坚持立足当下、谋划长远。
三、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内容与措施
7.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施内容有哪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乡镇为基本实施单元,整体开展农用地、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等,对限制、利用低效、生态退化及环境破坏的区域实施国土空间综合治理的活动。
8. 如何进行农用地整治?
包括高标农田建设、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
9. 建设用地整治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农村宅基地整理、工矿废弃地整理、低效闲置建设用地整理等。
10. 生态保护修复有哪些具体措施?
包括优化调整生态用地布局、保护和恢复乡村生态功能、确保整治区生态保护红线不突破等。
1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涉及“三区三线”局部优化的,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一致后,与零星分散低效用地整合、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权属调整等相关内容统一纳入实施方案。
12. 如何实现新增补充耕地指标的合理利用?
整治新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在优先满足县域自行平衡需要后确有剩余的,可统一纳入省级管理平台在省域范围内调剂。
13. 如何合理调整永久基本农田?
涉及永久基本农田调整的,应坚持“总体稳定、微调优化”的原则,重点对布局零星、破碎、散乱和配套设施不完善、不便耕种的地块进行调整,调整规模原则上不得超过所涉乡镇永久基本农田划定面积的5%。
14. 如何保障农村用地需求?
拆旧复垦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在优先满足县域内农村村民住宅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农村发展用地、新增采矿项目等用地需求后确有节余的,可统一纳入省级管理平台在省域范围内调剂。
15. 如何允许“调区移位”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的,可结合整治工作将零星、插花的小块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归并为大块宗地,依据国土空间规划属于经营性用途的允许入市。
16. 如何建立生态保护红线内建设用地指标激励机制?
对集中连片开展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生态保护修复主体,允许依法依规取得一定份额的自然资源资产使用权,从事旅游、康养、体育、设施农业等产业开发。
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成效与案例
17.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哪些显著成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保护农耕肌理、留住乡韵乡愁,释放发展空间、助力乡村振兴,修复生态基底、提升人居环境,深化制度改革、共享土地红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8.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方面有哪些典型案例?
浙江宁波案例提出了“以全域整治推动资源重组、功能重塑、空间重构、产业重整、环境重生,构建更加合理的三生空间”;江苏昆山案例着重解决乡镇撤并后“小集中、大分散”空间破碎问题。
19. 在助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方面有哪些典型案例?
河南民权案例打造3个千亩方大田与日光温室大棚,管好粮袋子、菜篮子;湖南浏阳案例客土改造1700亩非粮化耕地,将贫瘠耕地治理成优质良田;浙江嘉兴案例推动碎田变整田,建成全省规模最大、质量等级最高的天福万亩方。
20. 在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典型案例?
上海松江案例将毗邻群众居住区的低效工业厂房改造为科技园,实现土地节约集约与群众增收致富双赢;江苏苏州案例将6000亩零散工业用地整合为3500亩产业社区,打造总部经济科创园。
21.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有哪些具体措施?
包括乡村产业项目、开放休闲林地建设、道路整治项目、河道整治项目、土地综合整治、农田水利及减量化等措施。
22.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的预期效果是什么?
促进“农业强”,优化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提升土地整备引导区内永久基本农田及储备地块的比例,增加大斑块数量和面积。
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难点与对策
23.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面临哪些难点问题?
难点问题是项目由谁来作为主体实施、项目投资主体怎样确立、钱从哪里来、公众怎样参与实施、项目投资规模怎样合理等。
24. 如何解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资金问题?
用好政策性银行融资,做好资金保障,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
25. 如何推动公众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坚持人民至上、共建共享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发挥基层群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推动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良好局面。
六、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与法规
2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依据有哪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政策依据主要包括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相关政策。
27. 如何运用全域整治推动资源重组和功能重塑?
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国土空间治理效能,推动资源重组和功能重塑,实现空间重构和产业重整。
28.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确保整治过程中不损害群众利益,通过整治提升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土地权属调整,需要在整治过程中明确土地权属关系,确保整治后土地权属清晰。
30.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平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通过整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七、土地综合整治的未来展望
31.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朝着更加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注重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32. 如何进一步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益?
通过优化整治方案、提高整治质量
、强化后期管理以及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效益。
33.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乡村振兴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等措施,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34. 智能化技术如何应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智能化技术如GIS(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可以应用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多个环节,如土地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整治实施、监测评估等,提高整治的效率和精准度。
35.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优化城乡用地布局、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36.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何作用?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生态修复、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等措施,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
37.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产业升级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将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用地效率、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等措施,在促进产业升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8.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农民生活水平?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提升耕地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等措施,提升农民生活水平,让农民在整治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惠和福祉。
39.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何作用?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优化城镇用地布局、提升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等措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0.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耕地保护?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优化耕地布局、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加强耕地保护,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41.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将采取哪些措施?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中将采取多项措施,如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闲置和低效用地盘活等,以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2.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动绿色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循环利用等措施,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3.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如何体现?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协同作用将主要体现在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要素流动、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通过整治实现城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推动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44.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历史文化保护?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和保护规划,推动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修缮,以及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等方式,加强历史文化保护,让历史文化在整治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45.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产业用地效率、推动产业升级等措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为农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6.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加强乡村规划管理、推动基层自治组织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推动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47.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什么作用?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优化区域用地布局、促进区域要素流动、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差距。
48.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推动信息公开、建立社会参与机制等措施,加强社会参与和公众监督,让公众在整治过程中有更多的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49.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中有何作用?
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等措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提供有力支撑。
50. 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通过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推动产业升级等措施,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实现。
作者声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应用于知识分享,未进行任何商业应用,若有侵权请后台告知,作者将及时删除相关内容。
来源:自然资源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