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体系构建思考
导 读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四件自然资源资产损害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在追究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责任方面存在着制度缺失。当前,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各类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责任、标准和内容不具体且不统一,缺乏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相应的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生态环境方面的损害赔偿指导尚不适应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需要。导致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和体系,对此文章从法律体系、职能职责体系、评估制度框架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引用信息
王澍.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体系构建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5,38(2):27-32.

更多资料,添加微信
复制微信号
章节目录
CONTENTS
1 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的必要性
2 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理论分析
3 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索赔主体分析
4 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5 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的相关建议
落实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保护与利用是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履行“两统一”职责的核心内容,然而在实践中,自然资源资产管理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即:资产所有权代理人在行使资产配置、利用、收益、储备等权利的同时,也要承担依法保护资产、防止损害、损害索赔等维护所有者权益的责任。只有权利与责任相匹配,“两手都要硬”,才能创新完善自然资源部门履行所有者主体职责的机制。这里的主体职责既包括行政职责,也包括民事职责,特别是对自然资源损害的及时发现、核实及价值追偿、起诉等责任。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自然资源全方位整体保护,维护和提升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积极预防和及时制止所有破坏自然资源资产的行为,全面落实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的赔偿责任。这是第一次在国家层面对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提出政策性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四个实际案例,探讨我国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理论基础、损害赔偿责任主体、体系构建框架等,为实现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法治化、规范化提供相关建议。
本文所讨论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赔偿,并非单纯的自然资源损害赔偿,强调“资产”两字在于:一是要维护资产所有者的权益,尽管所有者是全民,但各级代理机构作为全民所有者的代理人要履行保护自然资源资产的职责;二是强调损害造成了资产价值的减损,所造成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不仅有实物形态损害,也有非实物形态损害即价值减损,且这种价值减损还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损害者要修复自然资源,恢复其原有状态,对造成的价值减损进行赔偿。自然资源资产的损害与生态环境的损害有联系,也有区别,不能简单地混在一起管理。生态环境损害的实质是对组成生态环境的各类自然要素的损害,为了避免同一环境损害事件分由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两个不同部门追责,通常会将自然资源资产损害与生态环境损害放在一起来追责索赔。但两者在管理目标上是有区别的,生态环境损害追责主要从环境要素和生物要素破坏两方面出发,而自然资源资产损害追责主要是从自然资源价值减损角度出发。有些自然资源资产损害类型是一般生态环境损害涵盖不了的,如上面三个案例中损害的主要是自然景观价值,还包括人文价值、科研价值、物种价值、游憩休闲价值等,其价值损失可能会远远高于在这个区域的环境破坏所造成的价值损失。生态环境损害后一般还可以恢复,而有的自然资源资产损害可能很难恢复,甚至不可恢复。
作者信息
作者简介:王澍(1978—),男,河南省杞县人,自然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副研究员,管理学学士,主要从事财务会计、资产管理研究。
三审 | 孙君
推荐阅读
-
尹稚教授:城市更新,钱从哪儿来
-
进城落户农户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必须退出?
-
城市更新,重塑中心城区经济活力!
-
采矿用地可使用集体土地么?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困境与纾解路径
-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丨新闻联播
-
人民日报丨如何做好耕地“底线账” “效益账” “生态账”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
-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地方实践与体系构建
-
耕地占补平衡下编制耕地保护规划的策略
-
采矿用地可使用集体土地吗?
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严格限定征地范围及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管控之后,多选址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偏远地区、乡...
-
尹稚教授:城市更新,钱从哪儿来
-
进城落户农户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必须退出?
-
城市更新,重塑中心城区经济活力!
-
采矿用地可使用集体土地么?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困境与纾解路径
-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丨新闻联播
-
人民日报丨如何做好耕地“底线账” “效益账” “生态账”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
-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地方实践与体系构建
-
耕地占补平衡下编制耕地保护规划的策略
-
采矿用地可使用集体土地吗?
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严格限定征地范围及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管控之后,多选址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偏远地区、乡...
-
尹稚教授:城市更新,钱从哪儿来
-
进城落户农户的宅基地和承包地必须退出?
-
城市更新,重塑中心城区经济活力!
-
采矿用地可使用集体土地么?
-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困境与纾解路径
-
严守耕地红线 提升耕地质量丨新闻联播
-
人民日报丨如何做好耕地“底线账” “效益账” “生态账”
今年6月25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
-
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历史演进、地方实践与体系构建
-
耕地占补平衡下编制耕地保护规划的策略
-
采矿用地可使用集体土地吗?
近年来,随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严格限定征地范围及国土空间规划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严格管控之后,多选址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偏远地区、乡...